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(有的放矢)
2021-08-21 来自: 青州市玖玖文化交流中心 浏览次数:310
学校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,履行好这一固本强基的育人使命,需要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,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,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,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,采取互动式、启发式、交流式教学,加强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,有机融入抗击疫情等爱国主义故事、当前形势与政策等鲜活素材,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、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,坚持领导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富强的根本保障和必由之路,进而立下爱国之志、树立远大抱负、矢志奋斗拼搏。发挥校园文化熏陶作用,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,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党日团日、主题班会、开学典礼等活动中,增强学生的代入感、参与感,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。
发挥网络空间作用。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演进,当代青少年获取信息的渠道、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。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,需要结合青少年的新变化、新特点创新教育方式,构建网上网下“同心圆”。爱国主义是鲜活的,具有鲜明的时代性。要紧扣时代主题,着眼话语创新,优化内容供给,结合青少年兴趣点和接受习惯,制作推出体现中华文化精髓、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网络文学作品、动漫、有声读物、短视频等,使内容通俗化、接地气,既可感可知,又可亲可近,善用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语言讲好爱国故事、传播主流价值观,让爱国主义充盈网络空间。积极创新传播手段,突出立体传播、柔性推介,依托微博微信、视频网站等传播平台,通过丰富融媒体产品和可视化、互动式体验,潜移默化地传递爱国主义精神,在网络上打造传播、有效覆盖的爱国主义教育新空间,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头脑、入心灵、见行动。